首页    研究进展    iScience︱董钊/赵虎林/叶建宏多学科团队基于立体定向脑电图开启个性化脑深部电刺激——难治性头痛患者的试点研究

iScience︱董钊/赵虎林/叶建宏多学科团队基于立体定向脑电图开启个性化脑深部电刺激——难治性头痛患者的试点研究

创建时间:2024-05-01 02:05

撰文︱张淑华
责编︱王思珍
 
根据 2016 年全球疾病负担,偏头痛所导致的失能超过其他所有神经系统疾病总和,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位列第二[1]。其中存在3%-5.1%的患者对标准和/或充分治疗反应欠佳或无效,被称为难治性慢性偏头痛(refractory chronic migraine,rCM)[2]。对于此类患者,常规药物治疗或与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(如经皮神经电刺激和经颅磁刺激)相结合的方案,往往无法满足治疗需求。因此,探究新型治疗方案,提高难治性慢性偏头痛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生活质量,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。

 

最近,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医学部董钊/神经外科医学部赵虎林研究团队、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叶建宏研究团队共同在iScience杂志发表题为“A pilot study on a patient with refractory headache: Personalized deep brain stimulation through stereoelectroencephalography”的研究论文。该研究整合立体定向脑电图(stereoelectroencephalography,SEEG)与脑深部电刺激(deep brain stimulation,DBS), 首次通过临床数据-电生理信息耦合的数据驱动方式为难治性头痛患者制定个性化DBS治疗靶点。研究发现右侧伏隔核(right nucleus accumbens, RNAc)的高频振荡(high-frequency oscillations,HFO)可作为反映偏头痛程度波动的监测性生物标志物,并基于此进一步确定左侧背侧前扣带回(left dors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,LdACC) 为该患者的个性化精准DBS治疗靶点,为未来难治性头痛精准治疗提供思路。

 全文阅读